对“女装越做越小,越做越短”的吐槽持续炽热,一些女人网友发现穿男装反而可以更舒适。
“穿男人裤衩,享丝滑人生”“种草‘老头背心’打底时髦单品”“男裤口袋可以装下一把伞和一瓶水”……被女装“背刺”的女人,正像发现新大陆相同发现男装的优点。省钱耐穿、宽松舒适、口袋多版型好……成为一些女人转而购买男装的理由。
▍L码女装小到“只要狗能穿”一些女人测验挣脱身段焦虑
29岁的黄女士站在阳台上晾衣服时感到“模糊”——自己的上衣,尺度居然和8岁女儿的上衣差不多大。
黄女士把自己的困惑发到交际媒体上,引发不少网友共识。有个姑娘说,她身高1.67米,体重42公斤,“过轻”并存在营养不良的危险,但是经过网购买衣服的时分,她常常遇到小码穿不上、不得不换成大码的状况。很显然,并不是由于她体型“大”,而是由于衣服“小”。
还有一名1.65米、65公斤、体形匀称健康的女人表明,在某闻名品牌女装商铺,售货员称最大尺码是2XL(俗称“加加大”),“但你或许仍是穿不进去”。她不服气,拿着那件T恤衫进了试衣间,成果连头都套不进去。
女装尺码真的这么小吗?中青报记者在某电商渠道点开一款在售连衣裙的尺码数据表,S码(小号)的腰围是54厘米,L码(大号)也只要62厘米。依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2年发布的《第五次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》,20-24岁我国女人均匀腰围大约72.8厘米,25至29岁的女人均匀腰围74.4厘米。
腰围60厘米以下的连衣裙,具有“均匀腰围”的青年女人底子穿不上。
就连一般状况下身段办理严厉的女明星,也在被小码女装“回绝”。有女明星发微博称,她很喜爱某品牌服装,但其对身段要求严苛,“100斤以上没有资历穿”。
近几年,交际媒体渠道上有关“女装越做越小,越做越短”的评论持续不断。一些网友发帖表明:“女装尺码越来越小,L码居然小到只要家里的狗能穿”“女裤口袋特别小,最多塞下半个手机;男裤口袋又多又深,折腰捡东西都不会硌到肉”,还有博主表明自己花了15元买了一条男人内裤,穿上意外地舒适,作为女生第一次感受到本来内裤可以不卡缝、不勒裆。
为什么女装越做越小了?
在设计师Grace Chen看来,服装圈有自己的时髦游戏,引领游戏的世界闻名品牌有20家左右,他们宣告“下一季”服装盛行趋势。“世界一线品牌举大旗,其他品牌跟着响应号召,咱们一级抄一级,这便是猜测的方法。”“许多设计师只能去抄,咱们都做的才是盛行的,抄盛行的才干卖得好、挣到钱。”
设计师詹达(化名)表明,小码风格从2020年就现已开端盛行,“之所以咱们最近才有感觉,是由于市场反应有点滞后。”她一起以为,前几年的审美会教女生穿宽松的衣服,近年来年青女人越来越自傲,“想要经过紧身的衣服安然展示身段曲线,显露小肚子也无所谓。”咱们这才注意到,女装尺码变小了。
别的,受出产能力约束,“小作坊”式的服装网店,添加尺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本钱,做小码或均码女装,能有用节省本钱。“工厂是按件算钱,尺码偏小的话,相同的布可以做出更多的衣服。”詹达说,“别小看一件衣服省下的一点布料,工厂的量大。”
一家原创女装店肆的老板陶鹏(化名)表明,许多服装厂都在出产小码女装,并且现在大部分店肆在新品出售时都进行预售,即只发布服装出售信息但并不售卖现货。假如某个样式的加购率或出售反应好就持续做,反应欠好就不做。
▍“同款同质不同价”并不稀有女装收了“粉红税”?
交际媒体上有不少顾客自述阅历女装的“粉红税”。
有顾客指出,女款产品因女人体型等要素,在服装和鞋子的制造过程中,所需布料和材料一般比男款少,却在价格上呈现女款比男款贵的吊诡现象。比方同一款鞋,“粉绿”色比“蓝白”色贵了30元。
来自杭州的女生可可(化名)表明,自己一直在测验抵抗“粉红税”,但防不胜防,“我第一次感受到‘粉红税’是给男友买白T恤,咱们是在一家店买的,给他买了男人XL码,我买了女士M码,我比他的贵20元,但到手发现原料、版型一模相同,并且我的还小一点。”可可说,尔后自己再购买中性风的衣服,都会在后面加上“男”的字样。
在豆瓣“不要买|消费主义逆行者”小组中也曾倡议女人购买男款T恤,其间的逻辑与可可一起,男性的服装价格更低、更宽松、尺码挑选更多、布料运用更多。
“粉红税”的概念实际上源于国外,早在上个世纪就曾被提及。1991年,美国经济学家Ian Ayres的一项研讨发现:白人女人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出40%。此前,纽约顾客事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现,女人衣服价格均匀比男性贵8%,护理用品价格相对高出13%,像洗发水、护发素、沐浴露等原材料到制造流程根本一起的工业化产品,别离贴上了“女人专用”或是“男性专用”的标签,价格就呈现了距离。
产品存在性别吗?“粉红税”的存在是否契合法律法规?
针对上述状况,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档合伙人、律师邢鑫剖析称,“粉红税”作为一种针对女人的产品比针对男性的产品更贵重的定价状况,实质上归于根据性别的价格轻视,这种现象十分有必要进行规制,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,价格轻视范畴的立法尚有待完善。
▍“无性别穿搭”逐步鼓起衣服应为身体服务
时髦的实质应当是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展示,而不是单一审美规范的强加。女人的美是多种多样的,不该被简略地归结为某一种形状。真实的时髦应当鼓舞女人展示自己的一起魅力,而不是让她们堕入对身段的无尽焦虑中。一个更为健康、敞开的审美环境需求一起营建,让女人可以愈加自由地展示特性与美丽。
Grace Chen说到一个令她形象深入的客户,一件衣服穿在她身上,袖子显着过长。她说,我手太短了。
“问题莫非不是这件衣服的袖子太长了吗?什么时分咱们的身体开端为衣服服务了?”Grace Chen以为,许多时分,咱们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穿上S码的衣服,而丧失了重视衣服的实质——为人体服务。
近年来,服装行业中的“无性别穿搭”逐步鼓起,为女人与男性的服装挑选供给了更多空间。
最早开端追逐这阵风的,是一些国外快消品牌。比方ZARA,早在2016年,就推出“无性别”(Ungendered)服装线,H&M也做过Denim United系列。不过,在其时,品牌们对打破性别边界的了解便是做最群众的根底款,里边包含的单品,是那些黑白灰的T恤、卫衣、牛仔裤。
那之后,包含bosie、NOCAD、NA.D、UNVESNO等国内品牌在内,一些主打“无性别”的品牌创建,开端作为一种独自的服装品类被群众所熟知。
90后服装设计师灵子(化名)表明,女人顾客的审美偏好,正在产生奇妙的改变,女人开端垂青衣服的功用,“运动风”“中性风”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。
不管是女装、男装,或是无性别服装,越来越被介意的,其实是衣服的实质——愈加舒适、更有性价比的穿衣体会。
(材料来历:我国青年报、汹涌新闻、群众新闻、红网、每日人物社、网友帖文等)
论题掌管 | 记者 陈诗洁